中国生产2025是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,中国政府远远适应国际产业变革趋势,全面提高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根本战略配置,其明显目标是改变中国制造业大而强的局面。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们紧跟时代潮流,大力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生产2025国家级示范区,发展智能生产和智能服务,培育大国工匠人才等多项建议。
全国人大代表、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向记者表示,中国生产2025明确提出了智能生产的国家命题。他指出,要构建中国生产2025,必须构建智能生产,智能生产必须智能服务。
徐冠巨提到的智慧服务,指的是供应链服务体系。徐冠巨表达,目前我国早已是制造行业的大国,但并不是制造行业的强国,在其中的缘故开技术层面,从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制造业企业看来,供应链服务体系是显而易见的许多短板。因此,他明确建议政府和企业实时与中国生产2025,培养具有共享理念和平台模式的供应链领导企业。国家以及各地区、各行各业,要齐心协力反对平台型龙头企业组织和合作产业链中小企业,构成一些企业高效合作、多种服务功能一体化的供应链服务平台,为生产制造高效率、低成本、系统化的生产服务解决方案。
徐冠巨表示,政府希望发展基于供应链的委托网络,引领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供应链领域的应用,连接孤立的制造业企业和生产服务企业,构成互联网、高效合作的生产服务网络全国人大代表、邯郸市市委副书记、市长王立顿在议案中明确提出,建议工信部反对邯郸建立中国生产2025国家级示范区。王立顿明确提出该议案的契机是去年11月,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《关于建立中国生产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报》。
王立顿指出,该文件为更好地实施中国生产2025行动纲领带来了国家机遇。他在议案中写道,邯郸市没有创立中国生产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,在议案中分析邯郸独特的优势和竞争力:一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增长,二是智能装备产业突破,三是新材料产业发展强,四是军民融合产业特色,五是创造性平台这些条件为邯郸设立了中国生产2025国家级示范区,获得了更好的政策环境。在全国人大代表中,像徐冠巨、王立顿一样关注中国生产2025的是全国人大代表、沈阳北软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桂平,她明确提出了关于构建中国生产2025培养大国工匠人才的建议。
张桂平明确提出,一是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产业优势,引进国外优质资源,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建设职业技术大学,二是建立和完善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鼓励和保障机制,领导行业企业在职业大学培养目标制定、专业设置、课程改革、学生培训基地建设、教师培养等方面发挥作用,三是加强职业大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,建立适应职业教育的教师管理、培训体系,对职业大学需要的高技术能力人才,不限制年龄、专业、学历、学历条件,希望与职业大学生产教育相匹配的学生产教育相匹配。
本文来源:爱游戏官方网站入口-www.meitongkuajing.cn